
二轮车换电To B市场遥遥领先,To C市场何时跟上脚步?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,两轮电动车作为一种便捷、经济的交通工具,市场需求持续增长。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数据,截至2022年底,我国两轮电动车社会保有量约3.5亿辆,是电动汽车的30多倍,比汽车总体保有量还高。而经过了2023年,这一数字或将突破4亿辆。
电池技术的进步,尤其是锂电池技术的发展,为两轮电动车提供了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快的充电速度。但目前城市的基建速度始终难以追上充电需求,为了解决电动车续航和充电时间长的问题,换电模式应运而生。这种模式允许用户快速更换电池,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,提高了电动车的使用便利性。
两轮换电行业面临的不同市场
就目前的形势来看,To B市场在两轮电动车换电行业中扮演着先锋角色,而To C市场则具有巨大的潜在增长空间,随着技术进步、基础设施完善和消费者习惯的培养,To C市场有望逐步成熟并成为换电服务的重要增长点。
To B市场主要服务于商业客户,如外卖骑手、快递员等,这些客户对电动车的使用频率非常高,每天可能需要多次换电以保证持续工作。因此由于运营效率的要求,换电服务在外送服务相关行业的渗透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。
To C市场的个人消费者因为个人用户尚未普遍形成换电消费习惯,使用频率相对较低,换电需求不如To B市场那么频繁,换电渗透率相对较低。
To B市场可能更倾向于订阅服务模式,例如月度或季度套餐,以满足频繁换电的需求。To B市场由于其高使用频率和标准化需求,是换电服务的先行者,市场潜力已经得到验证,并且正在稳步增长。
To C市场可能更注重单次换电服务的便利性和成本效益。To C市场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,虽然用户基数庞大,但市场潜力的挖掘需要时间,市场成熟度相对较低,需要进一步的市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。随着未来换电网络的完善和消费习惯的培养,To C市场的增长潜力将逐步显现。
To B市场的兴起与发展
近年来,即时配送市场发展迅速,即时配送品类也从早期的餐饮外卖,拓展到其他零售商品品类,包括生鲜、医药、服装等等。因为消费者们逐渐养成线上下单的习惯,因此即时配送的消费场景的不断增加,配送行业的需求也大幅增高。
目前换电服务市场主要由骑手等即时配送员组成。近年来,国内即时配送市场发展迅速,骑手数量不断增多,随着换电设施更加完善,换电服务渗透率不断提升,且目前换电市场主要还是以To B为主,在这个背景下,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市场亦将迎来快速发展。预计 2023 年到 2026 年,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市场规模将从 70.8 亿元上升到 201.1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 41.62%。
根据知名媒体的调查显示,一些使用换电柜的骑手表示他们每天会使用2-3次换电服务,一块新换的电池能支持50公里左右的路程,月租金在300元左右(不同城市、不同平台月租价格有差异)。对于骑手而言,时间就是金钱,如果节省下充电的时间,兴许能多接几单,因此他们更愿意用“以换代充”的模式来节省时间。
To C市场的机遇与挑战
目前有业内人士认为,换电行业头部品牌在规模化扩张和成本降低后,可能会更关注C端市场。但是,想要发展C端市场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,解决场地供给、电价倾斜和成本分摊等问题。且需要地方政府将换电柜纳入城市建设规划,形成以换电为主的城市规划生态。
除了这类宏观因素,二轮电动车的技术发展也影响换电行业的发展,电池质量和续航能力的提升可能会减少换电需求,而充电技术的发展可能会降低换电的吸引力。换电行业的标准化需要先统一接口和统一电池标准,电动汽车换电业务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。
根据知名媒体调查显示,目前C端市场的一大问题是公众对换电行业的接受度还有待提升。据一些用电动车上下班通勤代步的市民描述,按月租收费的方式性价比不是非常高。根据该市民的习惯,电动车一周就充2次电,费用不高。并且由于对平台的信任不足,认为押金过高,担心后续退押金会出现问题。调查了解还发现,除了定价、需求频次外,使用习惯、权属问题还有车辆适配问题,都是让换电始终难以切入家用市场的原因。
两轮车换电行业近两年进展缓慢,面临的挑战与之前依旧相似,行业目前局限于特定领域,发展主要满足了小众的需求。由于媒体对于行业的关注度不高,行业活跃度有待提升,日后需要加大市场教育力度,提高公众对换电模式的认知和接受度,提升公众对行业的认知。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《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市场研究报告(2023)》的调查,预计 2026 年换电市场渗透率将上升至 54.1%,换电行业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行业需探索适应性策略,平衡B端与C端市场的发展,以实现长远增长。
图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整合,仅供分享,不做商业用途,侵删。